近期,各地金融辦逐步加大了對網貸平臺的監督力度,行業規范化發展態勢凸顯,讓真正從事網貸行業的合規平臺有了可持續性發展的良好環境;行業中飄散的負能量逐漸消退,廣大投資人愈趨理性的做出獨立的判斷;具有中傷或敲詐行為的不良自媒體受到打擊,多數媒體對網貸行業的報道越來越公正、客觀。以上種種跡象都在傳達一個信號,網貸行業的雷潮或將接近尾聲,網貸行業的下半場或已到來。
經過這次煉獄般的洗禮和凈化后,網貸行業迎來了更加健康的發展環境,但同時,大家應該能深刻地意識到,這波聲勢浩大的行業危機給存活下來的網貸平臺帶來的創傷不可小覷,拿到下半場“入場券”的它們,該如何重塑廣大投資人的信心呢?
信心,可在瞬間崩塌,卻不可短日重建。近兩個月來,暴雷事件頻繁上演,一個接著一個,至于暴雷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不過究其本源,多數是在底層資產業務上出了問題,資產造假、風險過高、不合規等。因此,不難斷定,網貸行業的下半場中真正能突破困境,贏得投資者青睞的便是那些有著真實的業務、合規的底層資產的網貸平臺。
事實上,在網貸行業中諸如拍拍貸、廣信貸這類深耕小額信貸資產的平臺,早已在資產業務方面取得了先發優勢。就拿廣信貸來說,據悉,廣信貸目前已推出了兩個創新型智能投資工具“簡單賺”和“月月賺”,底層資產便是小額信貸的“人人+”和“信用+”。平臺已與國內多家知名的資產提供方展開深入合作,確保平臺具有源源不斷地優質資產供給。基本可以確定,在整個網貸行業中,廣信貸在資產方面的競爭力是名列前茅的。
自“備案潮”掀起以來,廣信貸便啟動進軍小額信貸領域的戰略布局,先后推出了“人人+”和“信用+”兩款小額信貸產品,項目借款人均是有較高教育背景、穩定經濟收入及良好信用意識的優質借款人,具有較強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并且,項目期限為一到三年,平均借款額度僅為8萬,從而在資產根源上有效規避了逾期的風險,為平臺的穩健運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雷潮迭起時,廣信貸平臺憑借穩健的運營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等優勢,于7月18日獲得了由國資背景企業領投,上市公司與兩家實體企業跟投的5.75億人民幣B輪融資。目前,本次融資相關企業的工商信息變更已全部完成,并且據廣信貸官網宣布,其實繳資本將增至1億,注冊資本同步增加,預計最遲8月中旬即可在企查查、啟信寶等企業信息網站中查詢。

網貸行業在11年的發展中歷經了多輪“雷潮”的洗禮,每一次都在自我凈化中完成蛻變與升級,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而且,經歷這次生死大劫而存活下來的合規平臺,也會迎來下一個穩定發展的新階段。毫無疑問,誰能在下半場中掌握優質資產這把“利器”,誰便能贏得投資人的信任,助力行業信心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