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浙江省開展全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折子戲精品展演活動,KK直播平臺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獨家直播,首次將“文化禮堂”搬到了網上。直播+文化禮堂的形式效果如何?能否更好的助力鄉村文化發展?7月25日,一場匯聚了戲劇行業專家、民營劇團負責人、直播行業專家和展演活動總導演的線上論壇舉行,對“直播+文化禮堂”的形式進行探討。

KK直播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祝凱宇介紹,7月12日,KK直播第一次將“文化禮堂”搬到線上,對衢州工人文化宮的折子戲精品展演活動進行全程直播,之后陸續直播了溫州永嘉縣人民大會堂和紹興靈芝鎮大樹港村文化禮堂的戲曲展演活動。“幾場直播下來,沒想到現場觀眾和直播間用戶的反饋都不錯。現場觀眾還把直播間的二維碼分享到戲迷群、朋友圈,很多不能到現場的戲迷就能通過KK直播平臺看到戲曲展演活動。”
永嘉紅樓越劇團是參加這次展演的劇團之一,團長周海芳告訴記者,現在的越劇戲迷隊伍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平時學習工作忙,不能經常到現場看演出,這種直播方式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演出時間沒到,有很多戲迷就已經發微信給我,讓我發直播鏈接給他們,早早就等著看直播了,直播開始后,人數一直飆升,我看到有將近4萬人觀看了這場演出,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原浙江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戲曲評論家周冠均是此次展演的評委之一,他也十分認可“直播+文化禮堂”的形式。周冠均認為,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不僅在內容上要有創新和發展,在傳播的方式和渠道上也要不斷突破。“我覺得直播+文化禮堂是非常好的方法,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來自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本次展演活動的總導演黃智琦表示,民營劇團作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代表性組織,在豐富農村文藝舞臺、繁榮戲曲藝術、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民營劇團約1200余家,每年演出21萬多場,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直播這種形式,生動、鮮活地將地方戲劇呈現在觀眾面前,讓優秀的鄉村文化‘活起來’,惠及了更多人。”
在論壇上,祝凱宇表示,直播作為新興網絡社交方式,在文化傳播上具有天然優勢。如直播的實時性、互動性可以滿足觀眾欣賞和分享的需求,提高節目趣味性、吸引觀眾參與;龐大而年輕的用戶群體,可以為鄉村文化注入生機和活力,讓優質的鄉村文化不會衰弱、斷代;而且直播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幫助優秀的鄉村文化走出鄉鎮,傳向全社會。
“直播打破了我平時感覺到的幾乎所有限制。”杭州師范大學文創學院教授郭梅長期從事戲曲的研究和推廣,在她看來,幾百塊錢的戲票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貴的,而且學校離演出場地比較遠,學生也很難抽出整塊時間去看劇。直播的形式有效地降低了大家觀看傳統戲劇的門檻。“我推廣傳統文化有20多年,深感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了,而直播讓古老的戲曲和網絡時代相結合,推廣效果豈止是幾何級的增長。”
近年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越來越重視,文化禮堂是在鄉村進行傳統文化傳播的陣地,這是浙江省的首創,一直以來也受到多方肯定。祝凱宇表示,KK直播推出“直播+文化禮堂”的模式,也是希望借助直播平臺的影響力,將鄉村文化傳播出去。“KK直播有超過1.5億的注冊用戶,這本身就是很龐大的用戶群體,文化禮堂的戲曲直播,既豐富了KK平臺的內容,同時也能更好地引導用戶,傳播傳統文化和社會正能量。”
記者了解到,除了直播文化禮堂,KK直播在傳統文化傳播方面還做過很多探索:如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直播《匠人與匠心》,推出以傳統文化為主要題目類型的特色答題節目《金榜題名》,推出《詩意江南》大型詩會,與光明聯合舉辦戲曲傳承系列直播《青春遇見戲》,以及近日推出的國學直播系列節目《國學贏天下》等。
祝凱宇表示,未來,KK直播將堅持”大舞臺、正能量“的價值導向,探索更多“直播+傳統文化”的創新模式,承擔起主動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引領年輕一代理解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起國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