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客戶只要登錄漢口銀行直銷銀行“漢眾市民貸”,足不出戶就能成功“秒貸”;公積金繳存職工線上5分鐘完成變更服務,15分鐘完成線上提取;刷臉即可實現養老金年審;一部手機便能輕松完成預約掛號、醫保在線支付……所有這些,漢口銀行都能幫你做到。這份神通,來自這家銀行潛心打造的“云上銀行”。
“云上銀行不能只高大上,還要接地氣。”在漢口銀行董事長陳新民看來,“互聯網+”時代要求銀行順應客戶向網上轉移的趨勢,成為“云上銀行”;但又必須“接地氣”,滲入本地生活、服務場景,把自己的服務像水、電一樣隨時送到大眾面前。

陳新民
做線上線下融合的本地化市民銀行
何謂“云上銀行”?
漢口銀行的“云上銀行”主要依托于金融云服務平臺,由客戶認證、線上線下支付收單、電子賬戶體系和大數據集市等四大平臺為基礎構架,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本地化市民銀行。
值得驕傲的是,漢口銀行的“金融云服務平臺”于2018年1月份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是漢口銀行的又一項創新產品專利,也是對其互聯網金融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
“金融云服務平臺就像樹根一樣牢固有力,支撐起了銀行本地化服務、專業化服務的雙輪,并為雙輪驅動輸送養料。”陳新民介紹說,漢口銀行強化了同政府機構及第三方的開放合作,在全國先行打造市民金融服務平臺,即集政務服務、公共事業服務、商業服務和社區服務為一體的安全可控、體系完備、技術領先的市民服務平臺。
他表示,近年來,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創業企業、產業公司紛紛“觸網”,產生了政務在線辦理、線上交易等云端業務,衍生出對客戶身份在線實名認證、建立電子賬戶、單一賬戶多點登錄、在線支付等金融需求。若機構自建賬戶體系、搭建支付通道,不僅流程繁雜、工期長且后期維護成本高,金融資質不足和技術能力有限也會阻礙傳統機構“觸網”的步伐,而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這些都屬于可標準化輸出、快速交付、開箱即用的“金融云服務”范疇。
“金融云服務基于傳統存貸匯,但不獨立存在,而是嵌入各種線上服務場景。”陳新民強調,提供云服務的銀行不再是沖在最前端的士兵,而是心臟一樣的后臺中樞,它與社會機構、企業合作,為線上消費、社交、政務辦理、生活服務場景提供信用、支付、認證等核心金融服務。這些服務通過“一部手機、一臺電腦”與百姓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
然而,如何將金融云服務巧妙地嵌入應用場景,獲得用戶認可呢?陳新民的答案是,“接地氣”“黏性高”兩大條件都必須同時考慮。
他舉例說,早在2016年,漢口銀行瞄準了公共服務中最為民眾關注的痛點之一——看病難。當時武漢市屬醫院70%以上門診就醫使用醫保支付,繞不開醫保的互聯網化。
作為武漢市金融社保卡的主要發卡行,漢口銀行于2016年3月推出“智慧醫療-醫保線上支付”產品,并在武漢多家三甲醫院落地,讓醫保無卡線上實時結算,成為金融云服務應用于本地公共服務的一個典型案例。
據了解,“醫保線上支付”是一種全新的醫保賬戶結算模式,患者不用攜帶醫保卡,在手機上就能用醫保個人賬戶實時繳費,醫保和個人自費部分自動核算,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就醫體驗。
陳新民表示,互聯網金融本是帶著普惠金融的使命而來,它能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而作為本地法人銀行,漢口銀行始終以便民、利民、惠民為己任,利用“金融云服務平臺”在社保領域、公積金領域、交通領域等政銀合作方面鑄就了多個“全國首創”。
例如,在社保業務方面,漢口銀行還與武漢市人社局合作搭建線上服務平臺,首創手機刷臉養老年審;創新推出兼具金融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與自助社保補換卡機,客戶換卡由原來的2個月縮短至3分鐘。
在公積金業務方面,漢口銀行與市公積金中心合作搭建“一個平臺,四個渠道”(個人業務網上服務平臺,公積金手機客戶端、公積金PC客戶端、公積金微信公眾號、支付寶城市服務),截至2017年12月末累計注冊客戶76萬戶,日登錄5萬次;與公積金中心合作,首創公積金在線提取,創新推出公積金貸款在線申請、退休提取、租房提取、低收入提取等線上功能。
在政務服務方面,該行創新政銀合作模式,承建武漢市“11711”重點項目“云端武漢·市民”在線政務服務門戶,對接市民之家、市公安局、硚口區政務中心等20個委辦局和區政務中心,打造智慧城市新入口,獲得中央、省市領導肯定。由“云端武漢·市民”開創的“統一身份認證、單點登錄、多系統對接”模式,已被應用于全武漢市“一號一窗一網”的統一用戶體系中;創新推出電子身份卡、社保公積金到賬推送、在線業務辦理等服務。
在交通業務方面,漢口銀行拓展特色繳費業務,在全國首推交通卡手機空中充值,截至12月末累計充值57.31萬筆;推出武漢地區交通罰沒款線上收單業務,在非稅收單業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累計收單38萬筆;積極推進武漢地區車駕管規費線上收單業務,深化金融云服務平臺本地化服務。
陳新民還向記者介紹,在行內電子渠道方面,漢口銀行不斷創新專業化服務和產品,推出手機銀行雙向視頻服務,VTM遠程視頻銀行,體驗式手機銀行,為客戶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電子渠道累計注冊用戶150萬戶。線下通過引進“鄰里寶”移動終端、智能柜員機等智能化自助設備,有效分流銀行柜面業務,切實減少客戶排隊等待辦理業務時間。截至2017年12月末,該行交易替代率87.05%。截至2017年12月底,直銷銀行累計注冊用戶99.6萬戶,金融資產規模突破31億元;利用大數據創新,全國首家在直銷銀行上推出全線上借款產品,放款3.73億元。
各項榮譽紛至沓來。漢口銀行電子渠道系列產品以其開創性的服務與用戶體驗,兩次獲評工信部中國互聯網協會頒發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獎”,CFCA頒發的“2017年最佳直銷銀行安全獎”。

漢
漢口銀行光谷數據中心的實時數據監測大廳
“升級”互聯網技術與平臺
“互聯網是先進技術與工具,如何運用最為關鍵。”陳新民表示,漢口銀行不斷加快技術平臺的升級,建立面向服務的、支持大數據和云技術的新型IT架構,深化信息科技安全管理,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升級和安全管理能力。
一是打造現代一流商業銀行數據中心。長期以來,漢口銀行致力于科技推動創新,信息科技實力業內領先。在2013年中國銀監會信息科技監管評級中,居國內銀行業前十,城商行前三甲。2014年底漢口銀行光谷數據中心建成,加上該行西安異地災備中心,最終完成“兩地三中心”的戰略布局。光谷數據中心按照業內先進標準建設,能滿足漢口銀行未來10-20年業務高速發展的需要,加強了對未來長期快速發展的信息科技支撐能力。目前,漢口銀行光谷數據中心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首推為地方中小銀行提供銀行信息系統災備托管服務的全國五家備選銀行之一。
二是建立業界領先的研發、數據管理和應用維護平臺。漢口銀行通過基礎數據平臺、內容管理平臺、企業服務總線、新型中間業務平臺等底層技術平臺的項目研發,重塑全行信息科技體系架構,實現面向服務的應用整合,提高了業務創新整合的速度。加快實現技術架構的整體升級,大力探索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為應用整合和大數據管理打下良好基礎。其中,基礎數據平臺是對城商行金融數據特點精心研究和成功實踐的典范,被中國人民銀行授予2014年“銀行科技發展獎”三等獎;企業服務總線的研究實踐成果日前已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鑒定。
三是筑牢信息科技安全管理基礎。漢口銀行將信息安全管理作為風險防范的工作重點,積極推進完善電子銀行的風險防范工作機制,開展常態化的電子銀行和支付類系統的風險評估及安全測試,涵蓋個人網銀、企業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商城、信用卡、支付平臺等系統,既包括內部自查,也有外部專業檢查。同時,漢口銀行從應用安全、數據安全、測試安全、網絡安全、物理安全、主機安全、終端安全等多層面加強信息安全防范。一方面結合數據中心的整體升級,啟動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統運行監控預警系統,推進從系統安全防范到業務安全防范的技術升級;另一方面綜合推進建設全行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研究采用各種新安全技術實現從開發到應用各環節的數據安全防控。
科技引領強化互聯網發展思維
未來的“互聯網+”是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互聯網思維則是“互聯網+”的最重要內容。
面向未來,陳新民心中早已有所規劃。他說,漢口銀行將繼續實施“科技引領”戰略,強化互聯網思維,以豐富的科技手段和產品,打造集“科技創新、科技體驗、科技安全”于一體,能夠更好地支撐銀行業務經營,更好地適應產品快速創新的“科技工程”,在互聯網金融上探索出新的道路,持續助推經濟發展。
首先,打造線上線下電子商務(O2O)。漢口銀行將線上線下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激活和轉化存量客戶,本地化、垂直化服務好廣大客戶。一是圍繞社區網點,合作建設社區O2O商圈。通過與電信運營商的緊密合作,圍繞社區銀行等社區網點,為雙方客戶提供社區附近的家政、家電、物業、社區商圈服務。共享雙方物業資源,促進商戶的共同發展,提供企業結算服務,把社區金融服務融入到衣食住行民生服務中,通過O2O的商圈帶來流量。二是以手機智慧醫療項目服務本地醫療機構,發揮醫保清算優勢。通過與醫院、醫保中心和合作單位的合作,組織手機智慧醫療項目建設,研發社會保障卡手機支付功能,提供包括預約掛號、預約診療、醫保在線支付等在內的一系列智慧醫療服務,有效解決市民醫療服務需求。
其次開展直銷銀行及P2P渠道建設。一是豐富直銷銀行產品體系,實現全方位提質增量。漢口銀行可通過特色產品與戰略合作單位的生態圈關聯客戶合作拓戶,通過武漢市三卡(工會卡、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工程,運用遠程開戶等技術手段,結合市民服務平臺,轉化海量待激活客戶,服務廣大客戶群體。二是P2P托管業務。銀行如果對P2P平臺進行資金托管,可以提高網貸平臺的資金透明度,也基本上可杜絕虛假平臺、斷鏈平臺形成“資金池”的亂象。在此背景下,漢口銀行將聯合本地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大開展資金托管業務。
再次,強化信息科技風險管控。參照國際信息安全風險管理框架ISO27001,結合漢口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現狀,通過ISO27001的認證工作建立完整的漢口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的管理體系,使漢口銀行信息科技安全風險管理,符合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指引》的全面要求。同時內部應加強數據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意識培訓,完善內部安全制度,鼓勵企業提高大數據安全技術水平,并加強安全工具使用建設。未來安全新技術將會越來越多,安全的威脅和挑戰比以前的更高,要提前跟蹤研究信息安全新技術,設計更加完善安全技術體系、管理保障措施,并更新安全的相關策略以及安全防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