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餐飲市場,“炳勝”堪稱是一朵叫人艷羨的“奇葩”:開一家旺一家。最叫人驚訝的,還是掌舵人曹嗣標的眼光奇準如同皇牌狙擊手,在大家還在看好“魚生”大排檔的時候,他已經將“炳勝”轉型為小炒當家的酒樓;在快時尚餐廳尚未大行其道的時候,“小炳勝”已經飲了“頭啖湯”;而到了大家紛紛討好90后、千禧后的時候,“大炳勝”和“炳勝私廚”卻回歸了粵菜精細化傳統,做得活色生香。叫旁觀者忍不住疑惑,莫非這個世界上真是有人能夠未卜先知?要不然為何能次次都屹立潮頭永不倒?

選鋪看定位 定位配“地頭”
在資深餐飲業行家看來,開餐廳最重要的就是看地段。在粵語里,有一個生動的詞來形容,就是“地頭”。不過對于曹嗣標來說,“地頭”背后意味著定位。做了多年餐飲生意的他,心里面一直清楚得很:“現在餐廳選擇這么多,即便有多么好吃,客人也不可能每天大老遠地趕過來。所以炳勝集團的六大品牌都是根據客人的不同需求而設立的,根據每一家餐廳的定位來選擇地頭。”
譬如年輕副牌“小炳勝”針對的是年輕人和商場客,以做客流量為主,人均消費約80多元;“大炳勝”則選在白領生活區和金融區,人均消費在150元左右;“炳勝私廚”走的是小眾私房菜的路線,面向對生活有要求的高端人群;“炳勝公館”主打商務宴請,開在廣州CBD地段;“禪意”專為偏好素食的新人類而設;而“金礦KTV”就屬于中檔消費的娛樂場所,走闔家歡路線。
曹嗣標表示,無論是旗下哪一個品牌,在開張之前都必須要知道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消費者,這一類消費者的需求是什么,從產品到服務都要為他們著想。簡而言之,就是量身定做。
一直以來,原味、新鮮都是粵菜生存的第一要素,不抓就會一路滑到底,賠錢也就是自然了。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地區,每個客人的要求不一樣。
說到這里,曹嗣標忍不住有兩分自得地笑了起來:“搞餐飲不是有個好模式就可以了,還需看運營。就像‘小炳勝’,模式看著和其他餐廳差不多,其實內里運營的細節有很多,譬如菜品的結構、肉類和蔬菜的配比等。打個比方,‘小炳勝’的菜品結構是七成肉三分素,而‘私廚’則是五分肉五分素。又譬如一道‘膏蟹煮節瓜’,‘小炳勝’肯定是膏蟹多過節瓜,但放在‘私廚’,那就反過來了。”像這些細節可說是多不勝數,而曹嗣標每個星期起碼有兩三天都會低調地去自家餐廳吃飯,以一個食客的身份去體驗,從而做出調整。這真正應了餐飲界的一句俗語——“力不到,不為財”。
快時尚是風口 始終回歸傳統
對于1996年創立的“炳勝”來說,從昔日86平方米的大排檔,到今日的六大品牌集團,在22年的時間里,曹嗣標一次次帶領著“炳勝”走在餐飲浪潮的前面。不知不覺間,炳勝代表的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餐飲品牌,而是一種創新和執著并重的精神。
盡管時下的快時尚餐廳開得如火如荼,不少品牌一路高歌地展開“圈地運動”。但炳勝卻依舊保持穩健進取的路線。在曹嗣標眼中,廣州的快時尚餐飲市場其實幾近飽和,“小炳勝”已經打算沖出廣州發展。
“在我眼中,現在的快消費餐廳其實是一窩蜂,只是眼下餐飲市場的一個風口而已。它只適合20多歲的年輕消費者。但是,你要知道,那些三十、四十多歲的消費者更具消費力、更需要應酬和吃飯的,這一批人始終會是消費主力。所以我認為,快消費餐飲市場是一個補充,不會成為市場的主流。”曹嗣標笑著說。
餐飲行業看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其實非常的復雜和麻煩。唯有根據市場導向調整餐廳,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餐飲行業有一句話,說‘同邊個有仇,就叫距做酒樓’,因為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很容易虧損。但同時做餐飲又很精彩,做好的話,會讓人很有成就感。”
高端餐飲要注重質量和體驗
不過,最叫人驚訝的是,在大家都不看好高端餐飲市場的時候,曹嗣標依舊對其抱持信心:“高端餐飲依然會吸引到一定的消費群體,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其本來自帶屬性的魅力。想要更好地發展,需要在食材選擇上提供高標準,在菜肴出品上要精細化,就餐環境和服務上要提供高品質,為顧客提供物超所值的體驗。”
在曹嗣標眼中,現在已經不是“壕”門當道的時候了。在上世紀90年代,高端餐飲市場是土豪主流,越貴越好,越有噱頭越妙。但到了現在,消費者已經頗為理性,他們對高檔餐廳的要求是要真正做得好,菜品具備真正的價值。
為此,炳勝集團一直堅持產品質量先行,這么多年來,從來不會打價格戰,更不會為了降低成本而犧牲食材質量。早在第一次轉型成功的時候,“炳勝”已經為了確保食材的安全和品質,而只和有信譽保證的大供貨商打交道,在食材選擇上更是高標準、嚴要求,保持食材的鮮度,從源頭到餐桌的任何環節都要加強保證。
高端餐飲中菜肴出品上要做到精細化,盡可能地把菜品的加工工藝進行精加工,精設計,使其展示在客人面前時,能給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招牌菜“脆皮叉燒”,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采用新鮮放心豬來制作,而且每市新鮮制作,絕不敷衍。又如“小炳勝”的“黑叉燒”,大廚另辟蹊徑,先把皮蛋放入紅酒中腌制冷藏一晚,再從中等個頭的陽山土豬身上取出肥厚適中的肩胛肉,改刀成麻將牌大小后,用玫瑰露、頭抽和糖等味料腌制,最后用高溫烤制而成。吃的時候,將已腌制好的皮蛋連紅酒打成醬汁澆上,由于皮蛋汁微帶堿性,正好解了肉中的酸性,吃起來甚為和味。
正是這一份堅持和心意,使到“炳勝”在這20多年內不斷提升、不斷攀登,成為了廣州的一塊美食金漆招牌,也彰顯著廣州人特有的進取精神。
【鏈接】
曹嗣標小檔案
曹嗣標,廣州炳勝飲食集團董事長、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廣州市海珠區飲食行業商會會長、廣州市飲食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
1996年,曹嗣標創立炳勝。2002年,他走出海珠進駐天河區,海印總店從昔日的86平方米發展到2004年的5000平方米,成為廣州餐飲界最為知名的“等位餐廳”。2009年,用巨資打造的珠江新城“炳勝旗艦店”建立,面積2萬平方米。珠江新城店的成功,對于曹嗣標來說只不過起步。對于他而言,“炳勝”的每一次華麗變身,都是一個新征途的開始。所以每一次發力,他都是全身心投入去準備。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