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慈善財產來源于社會公眾,具有社會公共財產的屬性。而慈善捐贈、慈善活動又享受國家、社會給予的各種優惠便利(包括稅收優惠待遇等),因此,慈善財產就需要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洞壬平M織信息公開辦法》通過規范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行為,與《慈善法》的其他配套規章形成合力,將有力地保護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及其他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信息公開的主要途徑
8月23日,在民政部舉行的“2018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李健強調,慈善組織是慈善信息公開的主體之一。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民政部門也有公開慈善信息的職責?!洞壬平M織信息公開辦法》就是根據《慈善法》的授權,將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進一步細化。也就是說,慈善組織不僅要接受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管,同時也要接受來自社會的監督以及司法監督、行業監督。
社會組織管理局巡視員李波介紹說:“根據《慈善法》的規定,民政部門應當在統一的信息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慈善信息,并免費向慈善組織和慈善信托受托人提供慈善信息發布服務。為了落實《慈善法》的要求,2017年9月1日,民政部開通了全國慈善信息平臺,即‘慈善中國’,這是一個供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所有的慈善組織免費使用的平臺。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地工作,積極地協調有些地方政府或者民政部門已經開發的具有公開慈善信息功能的一些政府平臺,與‘慈善中國’聯通,形成數據的統一歸集。需要強調的是,慈善組織應當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上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的義務,也可以同時在其網站公開慈善信息。”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慈善法》第八章專門規定了信息公開,除了專章規定以外,《慈善法》里面其他各章還有20個條款也明確了信息公開的要求,也就是說慈善信息公開是全方位的,這就要求慈善組織要承擔相應的信息公開的義務。公開、透明是慈善事業最基本的要求。
未履行信息公開可追責
近年來,因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產生的效果好,越來越多的慈善組織都通過互聯網來開展公開募捐。那么,網絡開展慈善募捐的信息公開應該如何來落實?
針對上述問題,李波表示,針對網絡慈善募捐的特殊性,《慈善法》第二十三條專門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也有相關的規定。民政部據此已經指定了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隨著網絡募捐的開展,有關違法行為需要明確法律責任,可以依據《慈善法》第九十九條第五項“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規定,追究慈善組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此,《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二十三條與《慈善法》和《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進行了銜接。
據記者了解,早在《慈善法》出臺時,民政部就已經出臺了與《慈善法》同步實施的《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而《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將公開募捐又進一步明確。總之,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今后將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督,其透明度相應的也會更高。只有維護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才能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記者 王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