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10日訊(記者韓瑋 通訊員李紅青)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建筑業協會獲悉,今年武漢市建筑業總產值將破萬億元大關,在全國排名名列前茅。
武漢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淼磊介紹,武漢是建筑強市,去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9000多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占到全市GDP的8.9%,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中建三局聯想武漢研發基地項目現場的BIM應用技術觀摩會。
這背后,行業協會的作用功不可沒。就在“五一”前,武漢建筑業協會剛剛榮獲“武漢五一勞動獎狀”。作為擁有700多家會員企業的武漢“建筑業之家”,武漢建筑業協會是武漢地區建筑業最大的行業協會。在漢20多位實力強勁的建筑央企民企企業家成為協會的會長和副會長,“協會‘按需下單’,由會員企業自己提出需求,協會再針對性的提供個性服務。”李淼磊介紹,武漢的一些建筑民企琢磨了很多工法和發明,但是不會申請專利或申報行業獎,協會就邀請中建三局、中鐵大橋局、武漢建工等大企業傳授經驗。
有一次,武漢一家民營建筑企業負責人想考察國外先進城市的裝配式建筑,因缺乏相關資源,她的日本“取經”經歷非常失敗,花錢不說,還沒看到很實用的信息。隨后她求助于協會,協會通過自身資源聯系了德國中小企業協會,給她安排了一次深度學習考察。她很有感觸:“行程安排很緊湊,收獲很大。”
此外,協會還為建筑企業開辦免費學堂,涵蓋BIM、巖土、法律、咨詢等四大類。比如BIM技術應用視頻大賽,企業拿實際項目來報名,不是耍嘴皮,而是與生產結合。“一次四五百人的會場,擠進來800人,一次行業比賽在網上有2000多萬訪問量,足見建筑業對BIM知識的需求。”李淼磊說,BIM就是給建筑建三維立體模型,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這個模型提供完整的、與實際情況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庫。相較于傳統的CAD畫圖,BIM實現了從二維到三維可視化的轉變,數量計算直接從模型導出,還可立即發現設計錯誤及時修正,對建成后的實際情況進行模擬實驗。“這是未來建筑業的大趨勢,針對建筑企業需求,我們組織企業到工地現場學習,還有專家點評。”
李淼磊坦言,目前,建筑行業信息化水平和互聯網+的應用還偏低,未來除了BIM外,5G、人工智能都將進入建筑領域,無人工廠、無人物流將依靠信息化技術來解決,BIM必不可少。下一步,武漢建筑業協會將繼續服務好企業,助推行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