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9日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舒快) 武漢古往今來萬商云集, 固有“貨到漢口自然活”一說。在鐵路運輸不太發達時,長江漢江“黃金水道”成為主要的貨運途徑。隨著陸路運輸快速發展,水運退出長江漢江核心區,取而代之的是武漢陽邏新港區。
按照武漢市委、市政府對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打造“濱江都市畫廊”立體景觀,形成潔凈優美的長江、漢江核心區景觀帶的工作要求,位于“兩江交匯”的江漢區迅速行動,成立區、街兩級指揮部,將17個碼頭整治任務下達到4條街道,并在江堤旁設立指揮部辦公室,區領導多次率隊到碼頭權屬單位對接溝通,指揮部負責人帶隊到企業聽取意見和建議,掌握碼頭岸線實情,摸清企業思想動態。區街間開展“一對一”指導服務,組建“四師”(測繪師、評估師、律師、審計師)團隊,直接參與對企業資產評估和審定。
江漢區分指揮部經與華中航運集團多輪協商,取得企業配合和支持,率先拆除鄂4、鄂5、鄂6碼頭,將躉船設施全部搬遷,打開了該區整治工作突破口。并和武漢港務集團漢口港埠公司深入協商,在前期拆除港16、港17、港18后,最后的港15碼頭將在4月10日拆除、躉船遷移。
漢江船廠是家民營企業,企業負責人期望值很高,區街指揮部講明長江大保護的重大意義,還幫他請律師,以誠相待,用情感化,使企業負責人從剛開始提出多項條件到后來無條件拆除遷移。至此,江漢段9個貨運碼頭全部拆除,百年貨運碼頭謝幕。
專項整治后,江漢區將按照長江主軸總體規劃,打造“兩江交匯”區域建筑物、江灘、碼頭、岸線相互協調的“濱江都市畫廊”5A立體景觀,揭開長江漢江碼頭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