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的醫生,大病的參謀,重病的親人,康復的助手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冀 通訊員陳莉 李潔)3月27日,武漢市首屆“尋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武漢市優秀家庭醫生”評選揭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這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重要支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不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這必然帶來層次更高、覆蓋范圍更廣的全民健康需求。
全市醫療系統以人為本,下大力氣加快推進“醫改”實現醫療體系科學轉型,實現重病兜底、大病救治、小病服務、慢病康養,建立健全分級診療體系,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近年來,我市穩步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工作,廣大家庭醫生扎根基層、甘于奉獻,為保障居民身體健康作出積極貢獻,成為居民信賴的“健康守門人”。
健康守門人——家庭醫生就是社區居民心中“小病的醫生,大病的參謀,重病的親人,康復的助手”。“小病在社區、大病在大醫院、康復再回社區”,這是武漢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的方向,也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家庭醫生的服務。
2018年5月28日,市衛建委和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推出武漢首屆“尋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活動,挖掘優秀家庭醫生的感人故事,評選優秀家庭醫生。歷時6個月的尋找發掘,經組織推薦和市民推薦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49名市級優秀家庭醫生候選人,這些感人故事已在長江日報集團全媒體陸續刊登展示。
目前,武漢市已建立了1515個家庭醫生團隊,他們扎實有效地擔當起基層健康守門人職責。2018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武漢晚報官微平臺、漢網、頭條號等融媒體平臺,開通投票端口,接受居民的網絡投票和評議。根據網絡評議情況和專家評審意見,武漢市衛建委評選結果昨日揭曉,江岸區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潘曉英等10名同志榮獲“武漢市十佳家庭醫生”光榮稱號;蔡甸區成功管委會群力村衛生室周四海等10名同志榮獲“武漢市優秀家庭醫生”稱號。
長長的名單上,每個名字的背后都是說不盡的故事。武漢市衛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好醫生的評選很多,但以前那些獎項多是為三甲大醫院的專家設置的。“這些社區基礎診療的家庭醫生,可能在一線默默無聞,可能做了大量工作,但不為人所知。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次的評選,讓很多一線的家庭醫生得到褒獎,使我們的分級診療和相關政策都得到推進,讓百姓看到,一線的的確確有很多好醫生,為老百姓服務,為健康保駕護航。”
“尋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武漢市十佳家庭醫生”名單

潘曉英:江岸區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傅琳琋:青山區紅鋼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張燕:江夏區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聶紅濤:武漢開發(漢南)區沌陽街沌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張志勤:武昌區首義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方高玲:硚口區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彭艷敏:東西湖區柏泉街衛生院

程建軍:東湖高新區佛祖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第二社區衛生服務站

徐飛:硚口區韓家墩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杜曉明:武漢開發(漢南)區軍山街衛生院
“尋找身邊的健康守門人——武漢市優秀家庭醫生”名單

周四海:蔡甸區成功衛生院群力村衛生室

劉朗生:新洲區邾城街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楊志斌:江漢區萬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馮幼蘭:洪山區關山街華中科技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劉勝榮:武昌區中華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廖利華:漢陽區鸚鵡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李國輝:黃陂區前川街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熊利玲:黃陂區前川街魯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張蘭:江漢區漢興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王東:江漢區常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