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樓市風云變幻,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一系列調控政策讓滾燙了多年的樓市不斷降溫。當許多房企正焦灼于行業“生死之戰”時,恒大卻在這個舞臺上舞得越來越精彩。
這一年,恒大地產主業盈利穩步增長,不減攻勢,成為業績高增長的強力后盾。
這一年,恒大完成了“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為龍頭”的產業格局,成功轉型為多元化綜合型企業。
這一年,恒大迅速打通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新能源汽車業務進入高速發展期。

就在今天,恒大以一份亮眼的2018年成績單宣告“勝利”:多項核心指標行業第一,其中凈利潤722.1億,同比增106.4%;核心凈利潤783.2億,同比增93.3%,均創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利潤王:戰略前瞻 逆市上揚再創新高
“恒大做事的風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在3月36日的發布會上,許家印的發言擲地有聲。
自2017年實施戰略轉型以來,恒大在保持規模適度增長的同時,重點注重增長質量。而如今恒大各項利潤指標同時大幅增長,最能體現其高質量發展。年報顯示,恒大2018年核心凈利潤同比增93.3%至783.2億,核心利潤率增3.8個百分點至16.8%;凈利潤同比增106.4%至722.1億,凈利率增4.2個百分點至15.5%;毛利潤同比增50.5%至1689.5億,毛利率增0.1個百分點至36.2%。

業內人士認為,超前的土地儲備戰略、銷售管理費用的降低、產品附加值提升以及提前還清永續債,是恒大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主要原因。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準化運營模式,恒大銷售、管理費用率持續降低,并通過大力打造精品產品,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
而于2017年提前還清1129億永續債,則為恒大節省大量利息支出,保證了毛利率及凈利率穩步上升。同時,恒大土地儲備達3.03億平方米,平均土儲成本為1635元/平方米,為龍頭房企最低。
“手握龐大低價優質土地,加上戰略轉型持續深化,未來恒大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在行業分析師看來,恒大地產主業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跨界者:垂直整合 多元發展開啟新“引擎”
歐洲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CharlesHandy)在經典著作《第二曲線》中稱,企業保持增長的秘訣在于要在第一條曲線歸于平緩之前,開始一條可以實現二次騰飛的新增長曲線。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恒大多元化轉型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旅、健康、高科技等新產業有望成為恒大繼地產主業之后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在發布會上,許家印表示,恒大在9年前就開始對公司未來發展、多元化產業進行大量調研。恒大相繼進入了旅游產業,接下來進入大健康產業,最新又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并且決心和投入力度都比較大。
以新能源汽車領域為切入點,著力布局高科技領域,在短短半年內構建起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在大部分造車勢力量產遙遙無期時,恒大已經宣布首款電動汽車即將在6月投產,未來還將開發并推出涵蓋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華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產品。

去年9月,恒大通過入主廣匯集團,擁有了廣匯汽車遍布全國的1200多個4S店,為汽車銷售鋪路;今年1月15日,恒大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為其新能源汽車藍圖注入了純正的北歐工業基因;通過入主卡耐公司,恒大獲得日本頂尖技術,擁有行業前三的動力電池產能;同時,恒大還入主荷蘭e-Traction公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輪轂電機技術,已形成產能并在國際廣泛應用。
未來隨著恒大新能源汽車業務逐漸成熟,全產業鏈戰略優勢進一步發揮,其估值模式有望向新能源車企靠攏,進一步打開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