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22日訊(記者尹勤兵 通訊員 謝威)1歲半的孩子在超市學步時磕破了頭,男子被鄰居家的寵物狗咬傷要求賠償,女子因育兒理念不同頻繁報警稱“遭家暴”……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民警處理上述糾紛類報警,有“高參”相助。
今年5月份以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在神龍、湖濱兩個派出所試點“律師進駐派出所”機制,把律師請進基層派出所,為民事糾紛快速提供解決方案,給民警減負,騰出更多精力,辦大案、要案。
數據顯示,神龍、湖濱兩個派出所全年破案率同比均大幅上升。
男童學步磕破頭、女子頻繁報警“遭家暴”
駐所律師居中調解平息糾紛
2018年7月初,市民陳先生帶著1歲半的兒子,到沌口某超市購物,孩子剛走兩步,一個踉蹌撞到超市貨架上,額頭流血,縫了2針。
“這你們得賠!”陳先生認定超市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要求賠償,而超市方面則認為已盡到所有義務,家長應承擔監護職責。沌口神龍派出所多次調解,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該所立即聯系常駐派出所的湖北上賢律師事務所律師,律師李振愷從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角度,依據法律條款權威解讀,并根據過錯推定原則,建議雙方當事人采取民事訴訟解決紛爭。
“你們雙方我都是第一次見面,從法律角度就是這么回事!”李律師不偏不倚,以案說法,讓陳先生冷靜下來,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今年6月,湖濱派出所頻繁接到轄區居民陳女士(化姓)報警,反映“被老公打了”。民警數次出警,因家庭矛盾情節不嚴重,構不成違法犯罪,只能勸架,效果一般。
駐所湖北朋來律師事務所律師朱虹介入,給男方講解《反家庭暴力法》的利害關系,又將陳女士拉至一旁,言明女性權利,“可以向婦聯投訴,也可以離婚,這是你的權利……”幾次談話,朱律師找到矛盾根源——因對孩子的撫育觀念不同,婆媳兩代人經常發生摩擦,引發一系列矛盾,對癥調解后,當事人心結打開,糾紛很快化解。
“瑣事”及時合理分流
派出所110不滿意率降低25.3%
將律師請進派出所,受益的不止是民事糾紛雙方。
“現在面對一些疑難案件或糾紛,我們一線民警更有執法底氣了,”神龍派出所教導員劉立軍舉例說,今年9月21日,轄區群眾李某報警稱,自己被同小區鄰居家養的狗咬傷了,因賠償問題爭執不下。社區和110出警民警苦口婆心勸導雙方依法解決,但報警人仍然不滿意,不停撥打110報警。
駐所律師了解情況后,及時趕到現場,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人身傷害賠償司法解釋”與雙方進行溝通,并會同民警對養犬戶主進行法制教育,雙方最終達成賠償協議,一場因養犬引發的矛盾成功化解。
劉立軍透露,日常警情中,民警會接到大量諸如物品遺失、用工或消費類糾紛、家庭矛盾等此類報警,并不歸屬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民警簡單撒手不管,往往得不到群眾理解和認可,反而被投訴“不作為”,不少民警也因此蒙受委屈。
搭建“律師常駐派出所”機制后,非警務類糾紛可合理分流至其他政府部門,及時為當事人提供了調解、賠償、訴訟等法律渠道。從2018年5月至今,神龍派出所110不滿意率降低了25.3%。
民警騰出精力辦案
刑事案件破案率大幅上升
除參與糾紛調解、法律咨詢、指導以外,駐所律師還經常給民警開設法律公開課,從專業角度針對民警在警情處置、案件辦理、證據收集等過程中,出現的瑕疵提出意見和建議,促使民警執法更規范。
據了解,請駐所律師參與日常簡單的調解和咨詢服務,不收取群眾一分錢。
湖濱派出所所長顏家亮說,律師進駐派出所,為當事群眾及時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第一時間解答群眾心中的疑惑,截至目前,駐所律師參與化解矛盾糾紛達到90余起,接受群眾法律咨詢300余人次。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分局法制大隊教導員肖發達介紹,目前,律師進駐派出所工作機制,早在今年5月,已先期在神龍、湖濱兩個派出所開展試點。下一步,這一創新舉措將在全區范圍內推廣。
沒有了“瑣事”牽絆,民警可集中精力,主抓社會治安和刑事案件破案率。數據顯示,湖濱所、神龍所全年破案率分別同比上升35.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