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歲的吳傳發老人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現場表演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產黨》。記者柯立 攝

71歲的胡昇老人給觀眾們講解武漢青山區棚戶區改造成果。記者柯立 攝

胡秋生老人向觀眾介紹青宜社區“天天敲門組"志愿者天天敲門關照孤寡老人的故事。記者柯立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18日訊(駐京記者柯立)“黨和政府為百姓,想得很周到。國家出錢建高樓,把棚戶區來改造,如今的工人村,環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藍天,紅花配綠草。光纖接到戶,天然氣真環保……”12月18日,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住房建設展廳,77歲的武鋼退休職工吳傳發激情表演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產黨》,講述武漢青山區棚戶區改造的變遷,贏得了在場觀眾的掌聲與喝彩,一群人大附中的學生忍不住隨著一旁胡昇老人打的拍子擊節而和。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26日視察湖北省武漢市時,在青山區青和居社區與群眾親切交談,合影留念,照片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展出。這張照片旁邊,還并列展出了青山區棚戶區改造前后的實景圖,成為棚戶區改造有效改善城市面貌的生動例證。
12月18日一清早,當時曾受到總書記接見的群眾代表吳傳發、胡昇、胡秋生就來到國家博物館。上午9時,站在這張著名的照片前,他們穿著照片上的服裝,接受了新華社、新京報等媒體的采訪,講述了4月26日那激動人心的經歷。
很快,觀眾們陸續涌了進來,77歲的吳傳發老人情不自禁,現場表演起他自己創作的湖北慢板。“我唱給總書記聽,他夸我唱得好,問我是專業演員還是業余的。我說,‘我就是這里的居民,但是我愛好曲藝,我要把我周圍的變化,編成湖北慢板,唱給更多的人聽’。”
一群人大附中的學生被老人的說唱聲吸引,走過來,認真聆聽。
演唱結束,71歲的胡昇老人擔心這些十幾歲的學生伢聽不懂武漢話,耐心地講起4月26日那個幸福的日子:“那天,總書記跟我們幾個群眾代表站著交流,非常親民,留下這張珍貴的照片。你看,大家都是非常開心的笑容!”
他指指照片右邊棚改前后對比圖:“你看這巨大的變化,難道不開心嗎?以前我們都住在這里(指上面破敗的棚戶),現在我們住在這里(指下面清爽漂亮的樓房和花園)。總書記視察的就是這個社區,就在這一樓群眾辦事大廳,他站著問我們,住得怎么樣、感覺怎么樣,因為他最關心的是民生和環境。”
表演結束,吳傳發老人鄭重向青山區基層黨組織干部牟韜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這份入黨申請書工工整整地寫滿了四面紙,為此,他修改了半個多月。“在這里遞交入黨申請書,意義格外不同。”
66歲的胡秋生老人,在現場穿起了“天天敲門組”志愿者的紅馬甲,他手捧“天天敲門組”志愿者的工作相冊,成為觀眾們競相合影的對象。為了這次進京,隱瞞了自己腿疾復發的病情。青宜居社區的“天天敲門組”八年如一日,對空巢、獨居、困難老人天天敲門、時時關照。“那天總書記兩次跟我握手,還翻看了十幾頁這個相冊里志愿者天天敲門關照孤寡老人的工作照片。”現場胡秋生清晰地復述了總書記的鼓勵:“這個事情看著小,但社區很需要,很管用。”他說,受到總書記的鼓勵,志愿者們會繼續敲下去。
聽完三位老人的講述,現場觀眾們熱烈鼓掌,大聲齊呼:“改革開放好,共產黨好!”人大附中學生們紛紛要求與老人們合影留念,帶隊老師說:“這些老人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心,非常真實、質樸、感人,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另一對老家武漢的退休夫婦感慨地說:“武漢這些年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相信武漢明天會更好!”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對公眾開放34天來,累計現場觀眾達1618109人次。其中12月18日當天,現場觀眾達55845人次。當天上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勝利召開,總書記講話后當天下午,參觀群眾即超過3萬人,該展覽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總書記講話的重要學習平臺和生動實踐載體。三位武漢老人這樣現身說法講述“改革開放40周年”的故事,受到觀眾們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