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第七屆“東風夢想車”中國青年汽車創意設計大賽初賽在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圓滿收官。本屆大賽以“智創?新未來”為主題,聚焦高度智能化的未來出行交通工具,吸引了海內外各大高校青年才俊的踴躍參與,為汽車設計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與新希望。

初賽當天,武漢下著小雪,冷風呼嘯。來自76所院校的231件參賽作品,為“東風夢想車”大賽初賽注入熱情能量。這些作品充分彰顯了海內外青年學子對東風汽車品牌文化的認可與向往,對汽車夢想的執著追求與無限熱忱,對高度智能化未來出行交通工具的深刻理解與獨到創意。來自汽車行業外觀造型設計和智能汽車軟件領域的智創評審團嚴謹評選,針對凝聚選手們心血的設計作品展開了充分討論,綜合考慮科技前瞻性、設計創新性、智控交互性等多維度因素,最終遴選出30件杰出作品,成功晉級復賽。



在本屆參賽作品中,不乏眾多令人矚目的創新佳作。如來自清華大學的《靈馭·雙子》,其設計作品突破傳統代步工具局限,將未來汽車定位為兼具玩樂屬性和能夠分擔生活壓力的好幫手;Coventry University的《MOS--mind open space》則提出了一種融合藝術與自然體驗的創新出行方案,可根據不同環境和場景變換車輛車身圖案、車內空間、車窗顏色等,著眼于緩解人們的精神壓力。這些作品不僅體現了選手們對未來社會出行方式的深刻思考與大膽探索,也為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東風夢想車”大賽評審組組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閆建來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等領域已躋身全球前列,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需要更多的引領性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不僅是院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通過舉辦“東風夢想車”大賽等社會化培養人才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進入職場后立即參與到工作中,縮短人才成長的過程。同時,企業盡社會責任,幫助中國青年成長成才,不僅對社會各界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將持續不斷地推動中國發展。

“東風夢想車”大賽評審組副組長、東風汽車研發總院造型中心總監、上海零壹汽車設計分公司執行負責人張永亮表示,“東風夢想車”大賽創辦10年來,一直希望能夠在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時期,找到能夠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優秀青年。今后,“東風夢想車”大賽將繼續圍繞人才選育,以創新為抓手,培養真正愿意為東風夢想、為中國汽車工業努力付出的優秀人才。

第七屆“東風夢想車”大賽不僅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也是東風汽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值“東風夢想車”大賽創賽10周年之際,本屆大賽企劃以“十”為主線貫穿整個賽程。初賽現場,特別展出了10年來歷屆大賽的精彩回顧。賽后,本屆優秀海選作品將會在武漢、廣州、鄭州、襄陽4座城市的10個場地進行線下巡展,以慶祝“東風夢想車”大賽創賽10周年,增強大眾參與度,促進汽車創新設計理念交流融合,推動行業水平邁向新高度,為汽車設計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